课程起源
小班宝贝入学三个月了,萌宝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逐渐稳定情绪,慢慢适应集体生活,建立起幼儿园的归属感。他们开始学习新的生活技能,例如穿衣、进餐、喝水、入厕等,大多数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较强,但是也有一些幼儿存在着一些困难,如在每日进餐环节就经常传来这样的声音……
老师,我吃不下了。老师,饭太多了。老师老师,我只想吃饭,不想吃菜。老师,我的菜掉地上了。
教师的思考:小班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期、最佳期。好的饮食习惯可以让孩子健康成长,并且终身受益。但多数幼儿在家由家长喂食、独立性差、依赖性强、还有一手包办等状况。这就需要我们共同正确引导和培养,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。针对“进餐”这一问题,萌园园、甜园园、欢园园班师生开启了一段《八九不离“食”》的课程之旅。
课程目标
1. 认识多种食物,知道食物的来之不易和蔬菜的生长过程。
2. 知道吃蔬菜,肉蛋等食物的好处,爱上吃各种食物,保持饮食均衡。
3. 知道要好好吃饭,不挑食,不偏食,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。
课程实施
吃饭初了解
问题一:为什么要吃饭?
不吃饭没有力气。不吃饭会生病。不吃饭肚子会疼。
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。
问题二:为什么剩菜、剩饭?
今天我在家吃过了,现在还不饿。我不想吃肉。甜椒会很辣。老师,我想你喂我!
教师思考:通过谈话观察,我们发现部分幼儿不喜欢吃甜椒、青菜,和一些考验咀嚼能力的牛肉等食物。部分幼儿进餐依赖成人,不愿意独立进餐。为了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、减少粮食的浪费,提高自我服务能力,我们和孩子展开了有关进餐的问题与讨论,并尝试寻找解决的办法。
问题三:不喜欢吃怎么办?
少吃一点点。鼓起勇气一口吃掉。不能挑食,必须吃。不喜欢吃就不吃。
教师的思考:《指南》中指出:“在引导下,不偏食、不挑食,喜欢吃瓜果、蔬菜新鲜食品”。孩子们通过绘本故事的引导,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下,把不喜欢吃的食物想象成喜欢吃的食物,了解了人类的消化和吸收的过程,知道了吃进去的食物到底去哪里了。原来,我们吃饭的时候,食物像旅行一样,从嘴巴进入身体,经过身体中的各个地方,输送营养。
餐前活动我能行
叮咚!午餐时间开始啦。我们先得给小手洗个澡,把细菌消灭掉。"两个小朋友,手碰手,你背背我....."小手洗干净啦!
细嚼慢咽好消化
《吃饭歌》
饭桌前 坐坐好
一手扶碗 一手拿勺
细细嚼 慢慢咽
不挑食 不剩饭
做个光盘的好宝宝
“不挑食,不浪费,我是光盘小达人。”
餐后活动我做主
享受完美食,当然不能忘了漱漱口,擦擦嘴哦!自主选择绘本阅读、和好朋友交流分享、跟随老师走到户外散散步......
教师思考:孩子们从一开始说出喜欢和不喜欢的食物,到后来的不拒绝,再到积极尝试 “吃光光”……这都是孩子们学习与发展的过程。作为教师,要从关注每个孩子出发点,了解并尊重每个孩子的问题和需要,采取各种不同的教育措施,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进餐、文明进餐。
课程思考
这是一个源于孩子生活经验的课程,孩子的经验来自生活,成长也来自生活,有时候只是一件看似“很小”的事情,会出现“很大”的惊喜,正所谓“一日生活皆课程”,进餐这件事儿也成为了我们的生活课程,小班进餐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,我们和宝贝们将不断探索,不断进步。
排版|鲍子老师
供稿|萌园园、欢园园、甜园园班
审核|邹红梅